盡管山西曾為消除焦化產業污染做過諸多工作,但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焦化企業沒有配套建設污水生化處理、煤氣凈化設施,或雖有設施但不能正常運行。在窘境之下,山西省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將焦化行業作為工業清潔生產強制審核重點,力爭到2015年,焦化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焦化行業60%以上的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方案。
此刻,一個由德方出專家、出技術、幫規劃、供咨詢,中方輔以試點項目和配套資金,中德技術合作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效率打捆項目,引起了廣泛關注。有關人士表示,試點項目的輻射示范效應,將為山西的焦化產業打開一扇清潔發展的窗口,由此讓焦炭更清潔、更深化、更有技術含量。
據了解,中德技術合作能源政策和能源效率打捆項目于2009年1月開始,計劃于2013年12月結束。在項目合作框架內,德方以無償援助的形式配備相應的長短期專家提供咨詢指導,組織開展相關專業活動并提供必要的物資設備等;中方則均配備足夠的管理及專業人員參與項目并履行項目執行合同中承諾的相應義務。打捆項目共包括4個子項目,在山西開展的是打捆項目中的第四子項目——能源資源及其副產品的高效利用,也是打捆項目中最大的一個子項目。
這個子項目主要分為3個層次:宏觀層面,提出山西省焦化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政策建議。中觀層面,提出山西焦化工業園區的整體發展方案;為焦化工業園區外的獨立焦化企業制定生存和發展戰略;通過建立科學的管理、服務和信息系統,發揮焦炭行業組織的作用。微觀層面,包括4項工作:為現有焦化企業制定技術優化方案,改進技術裝備,提高焦炭質量,提高能源及資源效率,提高環保水平;引進先進技術,優化煉焦配煤方案;引進大型機焦爐技術;引進先進的焦爐副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為焦化產業鏈延伸制定技術路線。
此項目對山西焦炭產業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中方項目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山西省發改委宏觀研究院院長李霆說:“通過合作,借助德國的技術、管理和理念為山西省焦化行業提供咨詢支持,可以共同完善焦炭產業規劃,建立焦煤配煤研究中心,開展焦炭電子商務現貨交易等。還可以幫助優化焦化產業布局,改造焦爐技術和環保水平,提高副產品的利用率。”
目前,4項工作已經分步展開,項目進展富有成效。2010年,分別確定了山西焦化集團和古交市兩個焦化園區為項目試點單位,進行了焦炭配煤中心可行性研究,就山西省建立煤焦電子商務進行了探討。
在山西焦化集團項目試點中,該項目將為焦化工業園區制定方案并付諸實施,為原焦化企業污染土地制定恢復治理方案。
古交市煤化工示范區規劃的具體任務是,確定焦炭總產能,規劃現有焦化廠的關閉和改造,制定整個園區的技術方案、循環經濟下的物流鏈接方案及所需的空間規劃設計、運營方案,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子項目能否最終實現目標?記者在參加首屆焦炭市場高峰論壇時見到了范海諾——德國技術合作公司的一位博士。他說,古交市、臨汾市的試點焦化工業園區和建立配煤中心等4項工作進展十分順利,也得到了山西省有關方面的積極配合。他們正在尋找另外兩個試點:一是幫助一家焦化工業園區外的獨立焦化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生存和發展戰略;二是對廢棄焦化廠的土壤進行修復和重新利用。他希望通過試點總結經驗,推廣到全省、全國。
范海諾直言,開展項目需要雙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范海諾希望,未來有更多焦化企業參與到項目中,使中德的技術服務對接更直接,更有效率。
Chem234.COM